股票配资网(晋) 张书林:汽车文化升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11-19 23:08    点击次数:74

股票配资网(晋) 张书林:汽车文化升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股票配资网(晋)

一.汽车文化的升华

今年7月15日,我应邀参加了由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和北京汽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从历史走向未来"汽车文化主题活动。这次活动让我获得了一次充实和一些启示。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股票配资网(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书林

启示

汽车是综合性强、高技术、高投入、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并渗透到上百个相关产业,说它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恰如其分。但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也证明,社会(世界)是"改变汽车的动力",也很贴切。这就是汽车与社会发展不可分隔相得益彰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充分体现在汽车文化的内涵中。

充实

我尽量摆脱传统观念,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汽车文化,认为它有三个属性:

第一个属性:汽车文化是"人·车·社会"共同组合的产物。汽车文化以人为本,以产业为载体,以社会为依托,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促进,并随时代发展而丰富。

第二个属性:汽车文化的广范性,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涵盖广泛领域。比如人的消费需求、生活习俗,不同阶层的消费理念、不同位阶的价值观,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销售服务方式,企业面对竞争压力的态度,科技创新的方向方法,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矛盾和面对挑战的精神,甚至包括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的构成,行业准则的建立等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都是组成汽车文化形态的要素。

第三个属性,汽车文化是不同时代产业及社会发展的表征,也是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缩影。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汽车文化形态表明当时汽车社会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中外差异

以上汽车文化的三个属性基本上是国际化的。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属性与形态是不完全相同的。汽车原产于西方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与形态,而我国汽车仅有70年的历史,目前仍处于创造历史的发展阶段;我们与西方的历史积淀不同,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不同,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价值观、人生观都有明显的差异,这就造就了西方的汽车文化是以利为本,而中国的汽车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属性差异。

70年来,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汽车大国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升华,形成了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独具特色的汽车文化。

时代表征

中国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70年间,我们的汽车文化也紧贴着时代脉搏实现着从无到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从1953年到改革开放前的25年间,简单朴素的汽车文化主要体现在老一辈汽车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建设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表现在老一代汽车人开着自己生产的载重汽车,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做着贡献的快乐和自豪感;表现在全社会对他们的羡慕尊重与支持;也表现在对当时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合资生产轿车。目的是创造"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的生产格局,让轿车进入家庭形成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为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并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外资和民营企业的逐步进入和新产业链的建立,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中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推动着中外融合交流、展览宣传、培育市场消费、4S店等销售服务、汽车技术和试验检测、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适应新产业结构的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新的汽车文化应运而生。巨大的时代变迁,推动着我国汽车文化的丰富与完善。

文化升华

进入新世纪为了解决汽车发展带来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的矛盾和建设汽车强国的需要,我国汽车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并赋予了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中国汽车开始扩大开放加快转型升级走向国际、建设汽车强国的步伐。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多个产业、多种学科的融入,既改变了汽车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竞争格局,也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氛围,需要创造出促进产业融合、规范企业发展的机制;与此同时还需要应对严竣复杂的外部环境给我们造成的发展压力。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力的汽车文化推动着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囯汽车文化功能的升华势在必行。

"升华"在物理学中,是指固体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人们习惯地将这个过程赋予了更为广泛深刻的含义。当今我国的汽车文化不仅是产业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表征,而且形成了强大的"促进"和"防御"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将汽车文化的功能创新性的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丰富内涵

强力的汽车文化是汽车相关的各专业机构及社会组织共同意志的合成效果。汽车行业的学会、协会、联合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流媒体及一些官方机构、民办企业等,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他们创造性的开展不同专业、不同主题、不同层次、面向国内外不同阶层、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活动形式。比如课题研讨文化、论坛访谈文化、融合创新文化、行业规范及企业管理文化、历史传承文化、智库文化、创新机制文化、鼓励遴选文化、基金文化、人才交流培训文化、赛车文化、校园汽车文化、展会文化、博物馆文化、产品体验文化等等。极大的丰富了汽车文化的内涵,升华了汽车文化的功能形态。

推动作用

通过以上独具特色的中国汽车文化活动,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全价值链的变革。汽与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将社会的个体能量转化为科研、技术创新和市场的活力;2.将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不被社会和企业接受的冲动欲望,转化为被社会和企业接受的健康有益的行为机制;3.将历史、现实一些有益的内在能量转化为社会及行业规范和企业文化;4.逐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知识结构、消费观念,商业模式,给予了汽车更多的内涵;5.将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方式和节能降碳、智能化,网联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及技术路径,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6将各种研究成果、社会共识转化为法制化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智慧;7.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启示发展思路;8.调动了国内外技术力量,规范活跃了人才交流,储备了未来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等等。也体现了我国的汽车文化已经具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防御并改变不良顷向的功能。

支持发展

从汽车文化的角度看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全面提高社会及各专业机构建设未来汽车的积极性,为建设汽车强国做出更大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

汽车文化为中国汽车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和未来汽车发展的重任,希望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让我国汽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传承。

二.汽车文化走向未来

"汽车的未来"是个复杂的概念,很难一次全面说清。但是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和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我国一定会实现汽车强国战略战略目标的前景不会变。

二、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决定着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走向国际的发展趋势不会变。

三、汽车的发展趋势决定未来汽车文化的内涵,这个规律不会变。

四、历史的传承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文化不会变。

上面四个已经确定的目标和规律,已经为我国汽车文化精神的传承与未来汽车文化的内涵及功能拓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精神的传承

传承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支撑汽车文化未来发展的关键。百折不挠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汽车文化的两大精神财富。

奉献精神

我国汽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凭藉它的广泛性支撑着产业发展,但并不直接产生支撑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所有领域的文化活动都需要一个相关机构主导,每一种文化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而资金来源又不可能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这就需要有奉献精神的机构和领军人物挑起重担。

多年来,他们凭藉满腔热情和不图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用自有资金和在企业支持下创建的汽车文化基金,完成了政策研究、论坛访谈、人才成长、奖励先进等一系列需要资金支撑的文化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使汽车文化功能得到升华。未来,我国汽车文化仍然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撑,只有传承好这种精神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汽车文化健康的走向未来。

创新精神

多年来,我国的汽车通过各种形式集成了各专业机构、企业家、行业精英、优势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形成了跨界融合创新、汽车概念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研发体制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等全新的创新文化。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不仅让汽车文化内涵获得升华,也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中,无论是实现双碳目标及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产业结构,还是面向国际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储能技术、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还是地面与低空的交通融合,都离不开与交通、能源、电力、经贸、矿产资源、微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密切合作。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创新驱动的传统精神,开拓与相关产业的交流沟通、协同发展的机制文化,传承好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拓展未来汽车文化内涵的必要基础。

前瞻性战略

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思路是对未来汽车文化更深沉的思考,也体现创造高水平汽车文化的自信。作为一个正在落实强国战略的汽车大国,必须紧贴时代脉搏,不断丰富汽车文化的内涵,必须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

前瞻性战略思维,来源于一些明确的发展趋势和必须应对的挑战。比如:

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深化改革,在2035年前建成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国家的重大部署。

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城镇化趋势加快等因素,都会促使未来的需求个性化增加和市场的增长。

汽车生产及产品的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汽车走出国门是必然的趋势,而如何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给中国汽车发展带来的压力;如何提高企业外向发展的综合素质、建立外向发展的行为规范,是必须解决的矛盾。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定位不同、发展节奏不同。未来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会成为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劲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保持领先的应对准备。

从多个角度看待中国汽车,还可以列出更多发展趋势和矛盾,实际上都已经储存在各个专业机构的各种信息库中。这些都是丰富前瞻性汽车文化内涵的方向。

中国汽车发展就是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汽车文化推动下,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强国之路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必须坚持长期主义,这就是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

文化自信

汽车文化是一种延续和传承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坚持汽车文化自信既是时代的精神,也是建设汽车强国的需要。

我们对汽车文化的自信就是传承着一种精神力量。有了这个自信,就可以创造出更自觉更强大的驱动力。只有靠这种驱动力才能创造出更强力更持久的汽车文化。

让我们坚持对汽车文化的自信,让他像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走向世界。

(作者张书林,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在汽车行业工作了五十多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关资讯



Powered by 配资正规网站-全国炒股配资平台-专业配资知识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